聚羧酸高效减水剂 虽具有很多优点,但在实际生产使用中还遇到很多问题,以下是本工程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供同行参考。 砂子的含泥量问题 当砂子的含泥量较高时,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减水率明显降低,再增加掺量时变化也不明显。解决措施:将该批砂用于低标号普通混凝土;严格控制砂含泥量,要求含泥量至少要低于 2% 。 砂子与聚羧酸高效减水剂不溶合 当砂子的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都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却与 聚羧酸高效减水剂 不溶合,砂子有某种化学成分与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成分有冲突,搅拌出的混凝土没有流动性。解决措施:对于每批进场砂子,在物理指标合格的情况下,再进行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复试,将不溶的砂子清离出场。...
一般认为 , 减水剂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 以木钙为代表的第一代普通减水剂阶段、以萘系为代表的第二代高效减水剂阶段以及以聚羧酸系为代表的第三代 高性能减水剂 阶段。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出现的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被认为是第三代减水剂 , 它是当今国内外最新一代减水剂 , 它以其优异的性能 , 正成为世界性研究热点。 减水剂在经历了从木素磺酸盐、萘磺酸盐缩合物、三聚氢胺甲醛缩合物、氨基磺酸盐系、聚羧酸系等发展的历程之后 , 减水率也从 8% 增加到 30% 左右 , 高性能减水剂的应用 , 意味着满足同样性能的混凝土可以节约 20%~30% 的水泥 , 即可以节约水泥 3.2-4....
随着混凝土减水剂的研究、生产及使用的迅速发展 , 减水剂对新拌混凝土的作用机理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高性能减水剂 认为研究减水剂对新拌混凝土表观粘度的影响机理 , 有利于探讨减水剂对不同矿物组成及掺有不同混合材料混凝土的适应性 , 从而充分发挥减水剂的作用。 减水剂对新拌混凝土表观粘度的影响机理分为以下: 一、吸附与分散 减水剂是一种表面活性物质 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分子能发生缔合而生成胶团 , 这是由分子的结构特点决定的 , 它的分子一般总是由非极性的亲油的碳氢键部分和极性的亲水基团组成的 , 形成不对称的结构 , 使得这种分子具有一部分可溶于水 , 而另一部分则易从水中逃出的双重性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