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的资源化应用 , 一般认为在于它能产生三种基本效应:
(1) 形态效应。 粉煤灰的主要矿物组成是铝硅酸盐玻璃微珠, 表面光滑, 颗粒细, 质地致密, 内比表面积小, 对水的吸附力小, 流动性好, 在浆体中起到了“滚珠轴承” 作用。
(2) 活性效应。粉煤灰的活性效应也称为火山灰效应。 粉煤灰的火山灰反应滞后于水泥熟料的水化。 其滞后反应的二次产物填充于水泥水化物的孔隙中, 大大降低了水泥粉煤灰浆体的孔隙率, 导致孔径微细化和粒径细小化, 显著地改善了硬化体的的孔结构和界面特性。
(3) 微集料填充效应。粉煤灰中的微细颗粒均匀分布于水泥浆体的基相之中, 阻止了水泥颗粒的相互粘聚, 起到了类似减水剂的分散润滑作用, 使水泥浆的絮凝结构被打破, 有助于新拌浆体和硬化体均匀性的改善,有利于混合物的水化反应。 同时细小的粉煤灰填充于浆体的毛细孔隙中, 一方面使孔隙率降低 , 结构密实; 另一方面使自由水增多, 浆体的可塑性提高。
上一篇: 关于裂缝,这些你可能会不知道
下一篇: 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优化理论研究